当谈到润滑油时,很多车主会被一些专用名词搞得一头雾水,比如API等级(例如SL、SM、SN等)、SAE粘度等级(例如0W-30、5W-40、10W-50等)以及各种其它标准。也常常能听到老司机说什么“矿物质油、半
合成 油和全合成机油”(以基础油分类)。还有合成机油比矿物机油更好等一系列词汇…这些都是在说什么?今天霍氏养车就为大家好好聊聊有关机油的各种知识。
机油的构成是什么?
关于机油的作用,我们这里不做赘述,一句话“凡是开车
不换 油的司机,都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说到润滑油的构成,其实也不是那么复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基础油和添加剂。
这就好像“龙珠”中的悟天和特兰克斯的合体:
今天霍氏养车主要谈的是基础油,所以,添加剂部分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大致上的成分配方是这样的:
机油的添加剂旨在加强机油的几大功能:润滑功能、清洁功能、冷却功能、抗氧化功能等。虽然添加剂很重要,但添加剂到底不是机油的主体,基础油占了整瓶机油85%左右的重量……
打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
给你一包可乐添加剂,然后倒入了洗马桶的水,还是可乐味,可是这水……真的咽不下去啊!
而这个水无论是马桶水还是矿泉水,就是我们讲的基础油。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好的基础油是一瓶高质量机油的基础,基础油不好,添加剂配方再好也是白搭。
好的基础油带来的是机油在极限温度时是否能保持优秀流动性和相对粘度的保障。
简单地说:老铁,你的爱车发动机能不能稳,就看机油了;机油能不能稳,就看基础油了。
全合成机油到底如何判断?
其实早在1919年美国就成立了为基础油制定标准的组织——美国石油协会(API),当时它由近400家从事石油勘探、运输、炼油和销售的企业组成,目标是为了规范整个成品油的质量,此后他们将机油的基础油分为五类:
矿物质基础油(一类和二类)的天生劣势在于它是直接从天然资源中提炼的机油,有些杂质也在所难免。而全合成机油是
全 人工合成的,相当的纯净。不过近年来随着工艺的提升,矿物质机油杂质含量已经很少了,但在整体稳定性上,终究要低全合成机油一档。还是以“悟天克斯”为例,矿物质、半合成和全合成之间的关系大概是这样的:
四类PAO
四类基础油是将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最终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液。
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将原油拆成分子,然后把混乱的分子重新组装成一排排整齐的分子,于是结构就非常稳定了。因此合成油体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
的 多。
五类酯类
五类基础油是通过提炼动、植物(生物)脂肪酸和醇化学合成的双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等。由于酯类本来的油脂特性,更容易使油膜分子黏附在金属表面,而其他基础油(包括PAO)要通过添加剂实现这个性质,所以论润滑性能,酯类是最好的。
但是,它真的是比较娇贵,因为酯类基础油遇水不稳定,易腐蚀,对油封及涂料的相容性差,并且生产成本较高。所以,我们建议购买了五类基础油的朋友,在保存时一定要注意密封。
那么“全合成基础油就是好”到底是否真的是这样呢?
全合成机油到底怎么好?
全合成机油保护作用更好
粘度指数越高,粘度受温度的影响就越小,低温流动性也就更好,矿物油的粘度指数在120以上,而全合成的粘度指数在140以上,低温流动性更好。
零下40℃,全合成低温流动性依然很好▼
全合成机油换油周期更长
全合成机油使用经过改良的Ⅲ类基础油,其抗氧化性,相对于矿物油使用的普通Ⅱ、Ⅲ类基础油优势明显,所以全合成的长效性尤其突出。
所以一款全合成机油,除了提供更强的发动机抗磨保护,一方面可以延长发动机工作寿命,另一方面其自身也能做到长久的更换间隔,10000公里才更换一次,更为关键的是在涡轮增压大行其道的今天,高速高温下运转的涡轮增压器关键部件,更需要全合成机油的准确润滑与悉心保护。
全合成机油到底适合什么车?
这个问题也是个坑,谁答谁躺枪。就理论而言,什么车都能用全合成油。但以下车型尤其推荐使用全合成机油:
带有发动机增压技术的车型
这类车型当增压部件开始工作时,发动机扭矩会成倍增加。此时覆盖在发动机曲轴上的机油膜要承受着比先前高出数倍的剪切力,而品质较高的全合成机油就能完全满足油膜的要求。
SUV和大排量轿车
这一类车的共同点就是自重远大于普通小轿车,且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非常高,这样发动机
及 机油的工作温度也就很高。为了保证机油性能的稳定性,就有必要选择高温性能更稳定的全合成机油。然后附上几款霍氏全合成润滑油以及其标准和性能特点,供大家参考。
最后,霍氏养车还要提醒大家:
按照《保养手册》选购机油是最稳妥的方式;
世上没有最好的机油,只有最合适的机油。
客服电话:
400-852-8665点击在线咨询
扫码下载app